作为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2021年7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成为首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五个城市。如今三年过去了,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五个城市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3%,中华老字号数量占全国32%,消费品进口占全国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80%,消费品质、活力持续提升。
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加速集聚的背后,是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持续推动、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流通效率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变革带来的强劲动力。今年以来,从拓宽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策略,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到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再到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展会的召开,为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绩的取得缘于这些城市对国际化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例如,北京推动重点商圈、景区、四星级以上酒店外卡POS机布设覆盖率达95%,实现外卡“拍卡过闸机”乘坐地铁;又如,广州则主动完善涉外服务,出台全国首部关于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地方性法规。
从实践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以试点示范城市为“圆心”,聚集优质消费资源,不仅有利于当地消费环境和消费市场的改善,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商贸经济和产业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质量。
与此同时,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实力。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引领能力。纵观过去几十年,不少全球标杆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有的是全球金融中心,有的是全球时尚产业中心,还有的则在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它们不仅代表了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出各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文明。对于我国而言,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让一个城市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创新中心,或成为新产品的首发地、新技术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发源地,引领全球消费市场新风向。
不过,在对标国外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基于我国国情来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着重体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比如,依托城市商圈、智慧街区、数字门店等载体,设计更多线上线下融合、文体融合、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
作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的标志性活动和“消费促进年”的重头戏,商务部会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于11月举办精品消费月。接下来,不妨继续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消费环境,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
中国暗能量射电探测天籁项目加盟成为国际大射电天文台探路者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等创始成员国发起并建设的国际大射电天文台——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其...
-
第三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活动在长沙开幕中新网长沙10月21日电 (付敬懿)第三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暨湘台农文旅融合发展论坛2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两岸农...
-
深耕细作,厦门自贸片区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秋日的福建厦门,晴空如洗。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内通关服务、企业备案等业务有序开展。10月16...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如何更好保障?权威解读新经济时代,庞大的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
-
今年前9个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160.6亿元医保资金今天(10月22日),2024年医保基金监管趋势交流会暨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第三册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
-
中国暗能量射电探测天籁项目加盟成为国际大射电天文台探路者
2024-10-22 19:46:14
-
第三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活动在长沙开幕
2024-10-22 19:44:07
-
深耕细作,厦门自贸片区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2024-10-22 19:42:04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如何更好保障?权威解读
2024-10-22 19:22:03
-
今年前9个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160.6亿元医保资金
2024-10-22 19:18:02